2024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,当那块东汉中期「延年」玉璧的竞价一路飙到2518万港元时,全场为之动容。
这块玉璧的估价原本只有200万,却在短短几分钟内翻了12倍。
而站在拍卖台中央的陈良玲,一袭白衣,眉眼含笑,手中的拍卖槌轻轻一敲。落槌声清脆利落,仿佛只是完成了一场再平常不过的交易。
东汉「延年」玉璧拍卖现场
这不是她第一次见证这样的疯狂。从黄花梨交椅到文徵明的书法手卷,从明初诗稿到绿松石辟邪,她经手的拍品总能在最后一刻爆发出惊人的能量。
人们总说拍卖师是拍卖场上的魔术师,而陈良玲的魔法,或许就藏在她那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里。
人们大概想不到,这位在拍卖场上挥洒自如的女人,大学时学的是生物科学。
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室里,她曾和显微镜、培养皿打交道。直到某一天,她决定回到台北故宫当一名志愿者。
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
那一年,她站在郭熙的《早春图》前,忽然意识到自己真正迷恋的,不是细胞分裂,而是千年文物中与古人的对话。
于是她转身去了伦敦,在佳士得美术学院啃中国艺术史,毕业后一脚踏进拍卖行的世界。
最初的日子并不轻松,第一次执槌时,她紧张到漏掉一整页拍品,同事在台下笑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。
但摩羯座的固执让她不肯认输,她练瑜伽、打泰拳,甚至研究拍卖厅的灯光和墙面颜色,只为了让自己在台上更从容。
旗袍女神
陈良玲的旗袍是拍卖场上的标志。中国书画专场,她穿水墨青花;现代艺术品拍卖,她换上剪裁利落的洋装。
有人说这是她的个人风格,她却笑笑说:“只是为了让买家看得更清楚她的手势。”毕竟,在千万级别的竞价里,一个微小的动作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数字。
她对数字有种奇特的敏感,能在几秒内算出阶梯竞价,却记不清自己上周的咖啡花了多少钱。有一次她忘了带拍卖槌,临时借同事的救场,还自嘲说该和槌子培养感情了。
这种反差,让人很难把她和台上那个掌控上亿资本流动的女人,联系在一起。
佳士得副总裁
2019年那场拍卖至今被人津津乐道。文徵明的《行书七言诗卷》起拍价380万,两个电话买家互不相让,竞价一路飙到3000万。
陈良玲的声音从轻快变得柔软,像在哄一个犹豫的孩子。
她轻声提醒买家,这件作品上一次露面是三十年前,错过就再难遇见。35分钟后,槌声落下,含佣金以8322万港币成交!
事后有人问她秘诀,她说拍卖师的工作不是表演,而是尊重。尊重藏品的价值,尊重买家的选择,也尊重背后团队几个月的努力。
她不喜欢别人叫她拍卖女神,因为真正的魔法,在那些无人看见的细节里。
出生于中国台湾,后来成为佳士得亚洲区副总裁,她很少提起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的。
但熟悉她的人知道,这中间有过无数次通宵达旦的研究,有过在拍卖前夜反复核对资料的偏执,也有过在异国他乡独自打拼的孤独。
不拿拍卖槌的时候,陈良玲喜欢看武侠小说。她崇拜乔峰的侠气,欣赏任盈盈的独立,最讨厌段誉遇到麻烦就凌波微步开溜。这种爱憎分明的性格,或许来自她从小泡在古董堆里的经历。
如今她经手的文物动辄上千万,家里却一件藏品都没有。她说看过的就是拥有的,就像云烟过眼,不必强留。这种洒脱,或许才是她真正的财富。
当灯光暗下,拍卖场恢复平静,陈良玲脱下高跟鞋,揉揉发酸的脚踝。明天还有新的拍品,新的竞价,新的落槌瞬间。
但今晚她只想回家,看一部有趣的电影,或者再翻一遍金庸。毕竟,再厉害的女侠,也需要一点属于自己的江湖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